?雙色塑膠模具在進行拋光過程中需要注意多個方面,包括拋光前的準備、拋光過程中的操作細節(jié)、拋光后的處理以及拋光方法的選擇等。接下來,小編詳細介紹一下內(nèi)容:
?

一、拋光前準備
⒈工件表面清潔:
當一新模腔開始加工時,應先檢查工件表面,用煤油或適當?shù)那鍧崉┣逑锤蓛舯砻?,以防止油石面粘上污物導致失去切削功能。這一步驟對于后續(xù)的拋光效果至關重要。
⒉工具準備:
準備好所需的拋光工具,如砂紙、油石、羊毛輪、鉆石研磨膏等,并根據(jù)拋光階段的不同選擇適當?shù)墓ぞ摺?br>二、拋光過程中的注意事項
⒈拋光順序:
研粗紋時要按先難后易的順序進行,特別是一些難研的死角和較深底部要先研,zui后是側(cè)面與大平面。這樣可以確保整個模具表面的均勻性和一致性。
⒉工具選擇與使用:
研磨的工具形狀應跟雙色塑膠模具的表面形狀接近一致,以確保工件不被研變形。例如,對于大平面或側(cè)平面的工件,用油石研去粗紋后,可以用平直的鋼片做透光檢測,檢查是否有不平或倒扣的不良情況出現(xiàn)。
拖動油石的柄盡量放平,不要超出25°,以避免因斜度太大導致研出很多粗紋在工件上。
⒊保護貼合面:
為防止模具工件研出倒扣或有一些貼合面需保護的情況,可用鋸片粘貼或用砂紙貼在邊上,這樣可得到理想的保護效果。
⒋避免使用打磨機:
盡量不要用打磨機修分模面,因為砂輪頭修整的分模面比較粗糙且可能有波浪高低不平。如必要使用時,必須將砂輪頭粘修至同心度平衡。
⒌拋光環(huán)境:
雙色塑膠模具拋光過程應分開在兩個工作地點完成,即粗磨加工地點和精拋加工地點分開,并注意清洗干凈上一道工序殘留在工件表面的砂粒。
對于精度要求在1um以上的拋光工藝,應在絕對潔凈的空間內(nèi)進行,以避免灰塵、煙霧等雜質(zhì)對拋光表面的影響。
三、拋光后的處理
⒈防塵保護:
拋光工藝完成后,工件表面要做好防塵保護工作,以避免因外界污染而影響拋光效果。
⒉防銹處理:
拋光完成后,應在工件表面噴淋一層模具防銹涂層,以防止模具在使用過程中生銹。
四、拋光方法的選擇
根據(jù)模具表面的具體要求和材質(zhì)特性,選擇合適的拋光方法。常見的拋光方法包括機械拋光、磁研磨拋光、超聲波拋光和化學拋光等。其中,機械拋光是常用的方法,一般使用油石條、羊毛輪、砂紙等手工操作;而化學拋光則適用于形狀復雜且需要大量同時拋光的工件。